2019-05-21 09:54:0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运城人事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0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库:每日一练之文章阅读(5.21)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运城培训咨询电话:0359-6361781
人类大约在10000年前,开始懂得种植作物和圈养牲畜,从而进入了农牧文明,但是,蚂蚁早在人类来到了这个星球上1亿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蘑菇了。这种蚂蚁被称为“种植蚁”,它们专门在洞穴里,利用自己的粪便或者从树上拣来的废物,种植蘑菇,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还有一种蚂蚁,叫做“锯叶蚁”,它们能把绿叶切下来,咀嚼以后,令其发酵,就会长出可口的蘑菇,为了让蘑菇长得更大更好,工蚁还会利用自己排泄的液体,给蘑菇施肥,在它们的排泄物中,含有氧酸和酶,有助于帮助蘑菇分解叶里的蛋白质。
还有“收获蚁”,居住在干旱地区,它们几乎完全依靠吃植物的种子得以生存,它们的窝深达2米以上,构筑非常精巧。有房间可以起居,有仓库专门用来储存种子,还在种子上面堆放上一些石子或沙子,以保持通气和干燥,工蚁会把窝周围1—10米范围内的植物彻底清除干净,以便保证它们在运输植物种子时畅通无阻,在把种子运进仓库之前,它们总是把种子的外壳剥掉,以节约储存室的空间。
人类的农牧文明,是由农业和牧业两部分构成的,蚂蚁也有牧业,有些蚂蚁专门从蚜虫和角蝉等昆虫身上收集蜜汁。就像是人类饲养奶牛一样,为了保证食物免遭天敌伤害,这些能提供食物的昆虫都受到蚂蚁的严密看管和保护,有时候,它们甚至还为自己的“奶牛”建造避难所。在这些蚂蚁中,有一些工蚁,会甘当储存器和供应者,它们把吸取的液汁,贮存在自己的嗉囊里,把肚子撑得胀鼓鼓的,然后爬上蚁穴的天花板,吊在那里,一动不动,心甘情愿地做其他蚂蚁的食物吊桶,它们的肚子吃得如此之饱,如果不小心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就会摔得粉碎,一命呜呼。
1.1.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蚂蚁早在1亿年以前就开始“种植”蘑菇了
B.“收获蚁”把种子运进仓库之前,总是把种子的外壳剥掉,以保证它们在运输种子时畅通无阻
C.“收获蚁”为了保证仓库的通气与干燥,会在种子上面堆放一些石子和沙子
D.“收获蚁”在收获季节储存种子,是为了来年种植更多的植物
1.2.
“种植蚁”和“锯叶蚁”种植蘑菇需要各种养料,下列未被提及的养料是( )。
A.蚂蚁自身的排泄物
B.清晨的露水
C.蚂蚁拣来的废物
D.经蚂蚁咀嚼并发酵了的叶子
1.3.
这几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
A.蚂蚁的“农牧文明”
B.蚂蚁的食物
C.蚂蚁的品种
D.蚂蚁的生存
1.4.
第三段文字中的“食物吊桶”指的是( )。
A.能把食物吊到“天花板”上的桶
B.吊在“天花板”上的装蜜汁的桶
C.吊在“天花板”上贮满蜜汁的工蚁
D.吊在“天花板”上贮满牛奶的工蚁
一个正常的搜索引擎,其核心功能自然是网页搜索。那搜索结果应该怎样排序才最好呢?实际上,在谷歌主导互联网搜索之前,人们为此伤透脑筋。很显然,搜索引擎应该把重要的网页放到搜素结果中比较靠前的地方。这个方案很容易想到,但是解决的方法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 在谷歌诞生之前那段时间,流行的网页排名算法都很类似,它们都使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思想:越是重要的网页,访问量就会越大。许多大公司就通过统计网页的访问量来进行网页排名。但是这种排名算法有两个很显著的问题:一是只能够抽样统计,所以统计数据不一定准确,而且访问量的波动会比较大,想要得到准确的统计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只能维持很短的有效时间;二是访问量并不一定能体现网页的“重要程度”——可能一些比较早接触互联网的网民还记得,那时有很多人推出了专门“刷访问量”的服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不统计访问量就能够为网页的重要度排序呢?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96年初,谷歌公司的创始人,当时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的佩奇和布林开始了对网页排序问题的研究。在1999年,一篇以佩奇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了,论文中介绍了一种叫PageRank的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思想是:越“重要”的网页,页面上的链接质量也越高,同时越容易被其它“重要”的网页链接,于是,算法完全利用网页之间互相链接的关系来计算网页的重要程度,将网页排序彻底变成一个数学问题,终于摆脱了访问量统计的框框。 /> 不过要强调的是,虽然PageRank是谷歌搜索结果排序的重要依据,谷歌也以此发家,但是它并不是全部依据——实际上,谷歌发展到现在,已同时用了数百种不同的算法来确定最终显示给用户的搜索结果顺序。
2.1.搜索引擎对网页排序的最基本思想是指( )
A.访问量越大排在越前面
B.链接质量越高排在越前面
C.和其他网页关系越密切排在越前面
D.越重要排在越前面
2.2.关于PageRank算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ageRank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统计方法
B.PageRank算法使谷歌在搜索引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C.PageRank算法改变了以网页访问量作为排序依据的传统想法
D.PageRank算法能够更准确、更省力地统计出网页的访问量
2.3.根据文意,“刷访问量”会导致()
A.增加统计时间
B.影响统计精度
C.相应网站崩溃
D.网页错误评价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著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100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枚)、《孙膑兵法》(232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2300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100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222枚,共得6000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腕兵法》确有其书。
3.1.>唐代杜牧对《孙子兵法》的观点是
A.现存版本是根据原著缩减而成的
B.是由多位作者合著而成的
C.是后人以孙膑的名义写成的
D.前部分由孙武完成,孙膑完成后续成书工作
3.2.>关于《孙子兵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曾经失传上千年
B.班固称其为《吴孙子》
C.作者生活于战国时期
D.魏晋之后的史书中已无相关记载
3.3.>银雀山汉墓竹简不能用来证明:
A.《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
B.司马迁相关记载的可靠性
C.《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
D.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
3.4.>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A.书写文字
B.陵墓特征
C.陪葬物品
D.简册特征
3.5.>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A.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
B.银雀山汉墓竹简:为孙武、孙膑正名
C.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
D.20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
人脑充满了大量高效的工序,这些工序由1000亿~2000亿个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构成。这些神经元的末端有很多细小的分支,一端称为末梢,另一端称为树突。有些神经细胞拥有8000个末端分支,这些末端分支使得神经细胞能与其他的神经细胞联系。一个标准的神经细胞与其他的细胞有10万个联系。这样就形成一个有数千万亿个相互联系的神经网络,并使得一个神经脉冲有无数个传输的路径。
人脑就是通过这个惊人的微观网络开展它的工作的。每个神经元接收到数千个刺激信号,并立刻决定是中止它还是将信号传给它众多的邻居。在这个过程中,将有数千亿个不同的传输方向。这是人脑与电脑的根本不同。一个电脑基本上是一维的:它操作一个计算,然后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是一种线性的形式。它不能同时操作大量不同的工序,并将它们综合平衡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结果,但人脑能有效地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工作一样地运转。
人脑功能单元是神经元,在电脑中则是硅晶体管。简而言之,一个晶体管就是一个快速打开或关闭的开关,它在与它相连的电路中产生电脉冲。这就产生了电脑存储和调用数据的语言。神经元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的信号本质上是电化学性质的。这意味着,电脉冲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液传播的,神经液是神经元本身所拥有的秘密。存在有几十种不同的神经液,神经元对每种神经液有不同层次的反应。它们不是简单的开或关,而是对接触它们的神经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人脑的复杂性又一次极大地掩饰了它毫不费力的操作。
今天的电脑设计者试图重复人脑的基本构造。他们将许多电脑互联在一起,使它们能同时平行地工作。新墨西哥州的国家实验室已经建立起了可能是最强有力的超级电脑。它的名字叫TF—1,使用了1024个单独的处理器。困难的不是将它们连起来,而是开发硬件和软件程序使它们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有一些研究者看到了使用硅晶体管智能的困难,他们在特殊的表面上培养神经元以创造一个人造生物网络。
在所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区别中,最主要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一个词:人脑是“活”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作出反应。例如,人脑可以记住相当于500本百科全书的知识并能立刻将其中的一部分回忆起来。神经学家认为神经元是靠改变它们的分子结构来做到这一点的。但到底它们是怎样改变的仍是一个谜。有一点是清楚的:神经元总是在改变它们的结构和行为,没有两个神经元是一样的。
4.1.
对文中“神经元”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被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是人脑进行活动的功能单元
B.神经元的末端分支和树突与其他的神经细胞相联系才能传递神经脉冲
C.神经元对接收到的刺激信号进行选择,并决定是否将其传递给其他的神经细胞
D.神经元对不同信号的传递,是通过对不同的神经液的不同层次的反应来进行的
4.2.
对文中画线的“但人脑能有效地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工作一样地运转”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脑可以同时开展大量的线性形式的计算,就好像有千万台电脑同时进行计算一样
B.人脑通过它的微观网络系统开展工作,就犹如将千万台电脑联网进行某一项工作
C.人脑可以同时操作不同的工序,就好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进行不同的工作一样
D.人脑能将不同的信息综合平衡得出一个完整的结果,就好像数千万台电脑同时处理不同信息得出结果一样
4.3.
对文中人脑与电脑相关信息的比较,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电脑中起着开关作用的硅晶体管,犹如人脑的神经元,是电脑进行工作的功能单元
B.电脑的工作是一种线性的形式,而人脑是通过“网络系统”来开展工作
C.互联在一起构成的最强有力的超级电脑,与人脑的基本构造相同
D.电脑是依照人类设计的程序机械地进行工作的,人脑是一个动态系统,能灵活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4.4.
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一个标准的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有10万个联系,因而一个神经脉冲就有不少于10万个可能的传输路径
B.神经元的信号本质上是电化学性质的,因此作为信号的传播媒介的神经液也是化学性质的
C.人脑能毫不费力地支配人的行为是由于神经元能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作出灵活的反应
D.只要解决了开发硬件与软件程序的问题,人类就可以创造出与人类智能相同的人工智能
4.5.
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下定义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表明,年幼老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喝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由此推论,转基因产品对人体也会有类似影响。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认同,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5.1.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
A.“BT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B.转基因作物只能间接给人类带来益处,并且有的还影响人体健康。
C.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D.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5.2.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
A.普斯陶伊认定,转基因作物会损伤动物内脏并在破坏免疫系统,他声称是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的
B.“有所不同”是针对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说普斯陶伊的结论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担心与不安
C.普斯陶伊所引发的风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的某种担心与不信任
D.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普斯陶伊的结论不能成立,根据主要是普斯陶伊实验的科学性太差
5.3.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
A.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B.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D.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5.4.同本文作者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性问题
B.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的做法
C.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术的发展
D.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学依据
(编辑:李晓丹)
上一篇:2019年山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典试题及答案(5.21)
下一篇:没有了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